• 2020-06-08 16:05:06
  • 阅读(7465)
  • 评论(8)
  • 海水稻初次在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试栽培

    新华社西宁6月8日电(记者王艳)6月8日,在海拔2800米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河西农场,经过4天插秧,海水稻的试栽培面积现已到达28亩。这是海水稻初次在高海拔的青藏高原试栽培。

    "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遍及生长在盐碱地,具有耐盐碱、抗涝、抗病虫灾、抗倒伏等特色。

    经过自主研制技能、优化最优配比,运用水稻耐盐碱试验、耐寒试验等办法,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团队专门培养出高原寒地海水稻。6月初,工作人员将温室大棚里培养出的海水稻移栽到盐碱地中。

    青岛海水稻研讨展开中心培养工程师张国东说:"移栽的禾苗一般需求5至7天的习惯阶段。试插秧一方面是检测禾苗对气候的习惯状况,另一方面是看禾苗的返苗、返青状况。"接下来,科研团队将经过"人工+机械"的方法在新开垦的盐碱大田先试种100亩进行聚星注册数据调查,为后期大面积试种供给数据样本。

    青岛海水稻研讨展开中心盐碱地稻作改进技能处处长吴占勇说:"这是海水稻初次在高寒区域试栽培。咱们将充分发挥柴达木盆地栽培海水稻的优势,展开种类本土化培养,挑选和培养耐寒耐旱水稻品系,这对格尔木甚至青藏高原区域农业栽培结构调整有关键作用。"

    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团队的工作人员还将在格尔木进行不同盐碱地改进的试验和耐盐碱水稻种类的挑选。一起,他们将使用最新科技成果促进青海农业现代化转型,打造"盐碱地改进+海水稻栽培+数字化农业"的新模式。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8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