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5-29 16:10:08
  • 阅读(488)
  • 评论(15)
  • 中新网姑苏5月29日电 (记者 钟升)上料、印线版、夹水、摸版、印套版……在台湾学生杨瑾薇的操作下,一幅经典的桃花坞年画《一团和气》明晰地呈现在纸上。28日下午,由姑苏市台湾同胞出资企业协会(简称"台协会")安排的"姑苏非物质文明遗产进校园"活动在华东康桥世界校园举行,令台湾学生们近距离感触传统非遗的魅力。

    姑苏是我国世界遗产点最多的城市,有人类非遗代表作项目6个、国家级非遗项目32个、省市县级非遗项目832个,传承人1000余人。姑苏一起也是大陆台商出资最活泼、台胞日子最集合、两岸沟通最频频的区域之一,现在仅在姑苏就读的台湾学生就达6218名。康桥华东康桥世界校园是一所跨过海峡两岸的私立校园,现在有台籍教师60余名,台湾学生600余名。

    台湾学生近距离感触中华传统文明。姑苏市台协会供图

    "非物质文明遗产是两岸一起的文明珍宝。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以非遗为代表的中华文明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咱们举行这次活动,期望可以让来自台湾的同学们加深对中华优异传统的认知和了解,增进互信认同。"谈及活动举行的初衷,姑苏市台协会副会长钱永昌说道。

    当天,共有昆曲、刺绣、九连环、剪纸、灯彩、苏扇、木刻年画等7个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走进讲堂,现场教学非遗文明。其间包含一些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孩子们跟着大师们甩出水袖以水磨声调沉醉于《牡丹亭》的缠绵悱恻中、沉醉于苏绣一针一线的精巧细密福建试管婴儿、埋首在九连环的层层相扣里,亲自体会非遗跨过时空之美。

    台籍初中教务主任马兰英表明:"中华传统文明进校园,能使文明教育向下扎根。康桥校园也正竭尽全力推行中华传统文明,并将相关常识融入进语文、前史、地舆等课程中。期望孩子们能爱上中华传统文明。"

    据钱永昌介绍,未来姑苏市台协还将在姑苏市的多家台校里举行一系列非遗进校园活动,期待着非遗这一文明枢纽能促进两岸同胞心灵上的符合。(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2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