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5-20 17:36:47
  • 阅读(2152)
  • 评论(3)
  •   近年来特等奖最多的一年、奖项更为敞开的一年、首设科普奖项的一年……2019年度是上海深化科技奖融资融券搭建赏制度变革后,上海市科学技能奖安排施行的榜首个完整年。

      19日,上海科技奖正式出炉,上海科创中心建造继续出现的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平效果,在评选中锋芒毕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说,上海将以时不我与、奋发有为、善作善成的精力抓立异、谋未来,与时俱进推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立异中心建造,不断强化科技立异策源功用,充沛激起人才创造力,着力打破要害中心技能,大力深化科技体制变革,加快把立异效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强化"四大功用"、进步城市能级和中心竞争力供给强壮支撑。

      就在19日,2020上海城市旅行宣传片正式发布,主题包括"容得下猎奇,永久有惊喜"。科技工作者的精力和这座城市的气质同频共振:咱们用猎奇测量国际,国际用惊喜回馈咱们。

      "最高端":3个特等奖,是近年最多的一次

      2019年上海科技奖在生命健康、信息技能、机械制作等范畴出现3项特等奖。其间,技能创造奖1项、科技进步奖2项。

      特等奖是对特别严重的科学发现、技能创造或对经济开展、社会进步、生态文明等发生特别严重引领和支撑效果的科技立异效果,最高标准的必定。本年是上海科创中心建造构成根本结构之年,具有标志性含义的特等奖从"时有空缺"到"惊喜频现",折射出的是上海立异策源才能的稳步增强。

      记者整理发现,上海自2012年康复特等奖至今,除2013年和2017年特等奖空缺外,其他6个年份,累计出现10项特等奖,其间2016年和2018年各2项;2019年3项,是近年来最多的年份,分别是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薄型金属双极板及批量化精细制作技能、根据脑可塑理论新开展修正残障上肢功用的新方案和面向严重工业配备中心操控软件的安全可信保证技能及使用。

      "操控软件是工业严重配备的中枢,是国家利器。要让它满足尖利,就需要优秀的磨刀石。咱们便是把铸剑的磨刀石做好做精,这样来进步严重配备中心操控软件的质量,保证它们安全可信。"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工程学院创院院长、我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说。

      从近年来特等奖出现看,上海科创中心聚集服务国家战略,全力打造全球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能新创造、工业新方向重要策源地,一系列严重打破呈现出"多点开花"的态势。

      "最动容":八旬老院士获科技功臣奖

      会上,李强向我国科学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田禾,我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声誉院长陈亚珠颁布上海市科技功臣奖,并请他们在主席台就座。

      84岁的陈亚珠,带领团队数十年坚持自主立异,为我国大型无创医疗器械空气源热泵热风机的民族化、工业化作出了杰出奉献。她是我国大型无创医疗器械研发的先驱者和领军人物,创始了我国严重疾病物理医治的学科研讨新方向,在国际超声医治范畴享有盛誉。

      她的人生有两次跨过学科的传奇阅历。陈亚珠前期在过电压防雷维护、高电压绝缘规划、静电场数值核算等范畴作了很多研讨工作,成绩卓著。

      40多岁时,她以电力体系闻名专家一次消谐器的身份,成功研发我国彻底自主知识产权的液电效应体外破坏肾结石机器,完结国产代替进口的零的打破,时至今日,那段传奇故事仍是我国泌尿外科史上精彩的一页。

      在59岁中选我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院士之后,她并不居功自满,反而感到肩负重任,决然昆山物流公司抛弃了她拿手的高电压技能范畴,挑选深化医学工程范畴作出新的奉献。20多年来,她倡议肿瘤等疾病无创、精准环保燃油,无醇燃料,生物醇油、多元化的医治理念,首先提出超声医治新方向,带领团队自给自足、艰苦奋斗,成功研发"磁波刀""超波刀"等技能到达国际领先水平,为健康我国、为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工业开展作出了巨大奉献。

      "最严密":长三角"抱团"立异共同体

      从获奖项目看,上海科创中心建造的跨区域辐射效果显着,特别是与苏浙皖协同立异严密、长三角立异共同体特征显着。

      2019年,一切880家完结单位中包括了204家外地单位,占比为23.18%。从近年状况看,上海与江苏、北京、浙江、广东、山东、安徽等地的高校院所和企业协作最多。其间,江苏、北京、浙江一直位列前三。

      从城市群视角看,上海与同处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江苏、浙江、安徽之间的协作最为严密,2016年至今,上海协作的苏浙皖安排占比稳定在40%左右;远高于与京津冀区域(北京、天津、河北)的20%左右;以及粤港澳区域(广东、香港和澳门)的7%左右。

      "最敞开":初次约请外籍专家参加提名

      现在的上海科技奖,可以说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奖项之一。从本年度的评奖开端,执行上海市科技奖赏制度变革,初次约请高层次外籍专家参加提名和评定。

      37个被提名项目,有外籍完结人参加,国籍包括美日法等11个国家,奖种触及天然奖、创造奖、进步奖,其间有12个项目获奖;外籍专家作为提名专家,提名1项科学技能进步奖;4名外籍及港澳专家应邀作为评定专家。

      其间,科技进步三等奖项目"严格环境下钢筋混凝土防护技能体系立异及工程使用",由外籍专家教授提名,这也是上海科技奖初次有外籍专家提名获奖项目。

      "最未来":42个项目榜首完结人为"80后"

      科研主力以30岁至40岁区间居多。悉数完结人中,正处在上升通道且最有立异生机的这一集体,占比38.89%。值得重视的是,2019年度共有42个项目的榜首完结人为"80后"。

      其间掌管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大型船只归纳电力体系协同优化与智能运转要害技能及使用"的上海交通大学的黄文焘副教授在2019年年仅31岁,是本年一切榜首完结人中最年青的。

      "最科普":还有张文宏吗?请来一打

      疫情期间,上海一般医师张文宏因浅显、接地气的言语被广阔网民所喜欢,并亲热地称之为"张爸"。为了遍及科学知识、宏扬科学精力,2019年度,上海初次建立科学技能遍及奖,这也是当地科技奖赏体系中首个以"科普"之名独自建立的奖项。

      科学技能遍及奖颁发获得严重科普效果,为遍及科学技能知识、倡议科学方法、传达科学思想、宏扬科学精力做出重要奉献的个人、安排。

      2019年,上海市科学技能遍及奖评选出4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从范畴来看,生命健康类科普教育是主体,4项一等奖均聚集医疗保健范畴,触及心脑血管科普教育、糖尿病防治、中医药科普、近视矫治等内容。

      从科普方式看,线上、线下相结合是科普教育的首要方式,依托载体包括主题馆、课程库、丛书、微课程、儿童读物等多种方式;传达方式,线下传统阵地与互联网线上通道,完结线上线下立体传达成为新的科普途径。咱们也等待未来能出现更多的"张文宏"们,为更多人插上科普的翅膀。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17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