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香港5月17日电(记者周文其)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副秘书长康陈翠华17日表明,前史对一些事情已有强有力的结论,教师选取的材料应正确反映该事情的现实,这关于还在根底学习阶段的中小学生尤为重要。在中小学从事前史教育的人士应协助学生从小建立人文、品德、前史方面正确的价值观。
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网站17日刊登了康陈翠华的文章。康陈翠华指出,一些牵涉大是大非的标题,例如侵犯、残杀等,不行能有国家会在讲义乃至试题中让学生评论其利害。但在本年的文凭试前史科中,却有标题要学生答复"是否赞同‘1900—1945年间,日本为我国带来的利多于弊’的陈说"。众所周知,日本于1900至1945年间屡次发起对华战役,形成数以千万计同胞丧生。试题对学生的引导不光与课程主旨不符,更会严峻损伤在日本侵华战役中遭到极大磨难的国民的爱情和庄严,彻底不符中小学前史教育之义。
康陈翠华表明,有关试题间隔可接受的查核标题水平相差很远,未能有用全面客观评价考生洗涤服务的成果,教育局要求撤销有关标题,意图是保证考生的利益。在教育的议题上教育局不是无关的第三者,也不是朴实的资源提供者而不须担任教育质量。教育局对试题表达观点和提出处理的定见,绝非以政治来干涉考试。她呼吁一切在不同教育岗位的人士都要反思教育的任务,不要让教育专业蒙羞。
康陈翠华指出,因发作单个教师不正确教授鸦片战役和文凭试标题事情,教育局特意在网上上传了由专业教师编订的教育资源供大众阅读。教育局希望能与教师及社会人士携手,为学生缔造杰出正面的学习环境,培育他们杰出的品质和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及归属感。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