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5-16 09:10:05
  • 阅读(13762)
  • 评论(6)
  • 跟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作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健康码"也益发成为我们日常出行的标配。但是,近来有媒体查询发现,不同场合需频频扫码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样是防疫,每个当地要扫的二维码还不相同",让人较为困惑。

    "重复扫""重复填",市民的诉苦需求得到注重。眼下,许多环保燃油,无醇燃料,生物醇油单位和部分都开发了自己的小程序,无论是打卡上班、外出就事,仍是文娱消遣、购物就餐,都得遵从各自的"通行规则"。从防控需求和技能呈现来看,只扫一码足以对举动轨道、健康情况等给出有力证明,形形色色的要求只能耽误时间、糟蹋人力。更重要的是,若扫码流程杂乱,遇到通行高峰期,不免呈现扎堆,反倒增加了潜在危险。

    小小"健康码",折射出城市管理的不少老问题。"各行其码""一码归一码"背面,是管理模式条块切割、各管一段的痼疾。这让人忍不住想起这两年推行重名查询政务新媒体,大众去就事总被要求下载一堆APP、重视一连串大众号。现在的"扫码"众多,其实与上述情况有许多相似之处。假如各个当地、各个单位总想着自己方便,各自为营、各搞一套,本是为了便民而存在的手法,也会给我们添堵。

    "让信息多跑路,让大众少跑腿",完结一码疏通是市民所需,也是对城市管理才干的检测。燃眉之急就是在保证隐私安全的基础上,打破数据切割,削减不必要的验证流程。能"一键完结"的就无需重复填写,从制度上疏通堵点,依照统一标准快速有用完结验证,才干最大程度发挥出"健康码"的效能。以此为关键改进作业,也能让城市管理朝着才智化、人性化再进一步。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14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