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5-04 05:00:08
  • 阅读(7846)
  • 评论(4)
  • 拿病毒来历栽赃栽赃只会自食苦果

    众所周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部分美国政客不只不全力为本国的疫情防控尽责出力,反而竭尽全力地将疫情政治化,并进行各种甩锅,试图掩盖或躲避本身抗疫不力的职责。在此进程中,美国的情报安排不幸再次沦为这些政客的"枪手"。据多家外媒近来泄漏,特朗普政府的部分高级官员,如国务卿蓬佩奥、国家安全业务副助理波廷格等,多番向中情局、国家安全局、国防情报局等施压,要求他们寻觅可以证明所谓"新冠肺炎病毒来自武汉实验室的依据"。

    面临出人意料的新冠肺炎疫情,稍有知识的人都能了解——确认新冠肺炎病毒的来历、演化进程、传达途径等,赶快研宣布疫苗,是科学家和医学专家的事,而不是政客的事。现在,蓬佩奥之流却在进行"有罪推定",不管世界卫生安排及多国科学家、医学专家此前关于新冠病毒是天然产品而非人类实验室组成或人工制作的结论,要求美国的情报安排证明"新冠病毒来自武汉实验室"。明显,蓬佩奥之流不可能不知道世卫安排及多国科学家、医学专家的结论,也不可能不知道情报安排本来就不是从事病毒溯源的专业安排,但他们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故意忽视或否定世卫安排及多国科学家、医学专家的结论,要将新冠病毒与武汉实验室扯在一起。

    蓬佩奥之流也理解,已然世卫安排及各国科学家已有结论,那么美国相关情报安排要得出蓬佩奥所期望的"结论",就不能不拿出"更有说服力的依据"来推翻或否定世卫安排,否定各国科学家。明显,正常的途径不可能得出蓬佩奥所期望的"结论"。那么,留给美国情报安排的仅有出路便是伪造假情报,经过各种无所不用其极的造假技能制作"依据",以支撑蓬佩奥等人的观念。

    这不由让人想起2003年伊拉克战役黄铜闸阀迸发前美国情报安排在伊拉克是否具有大规模杀伤性兵器问题上的所作所为。在伊拉克战役迸发前,其时的小布什政府一向宣称,伊拉克不只有生化兵器,并且这些兵器对美国构成了"火烧眉毛的要挟"。美国中情局2002年10月的一份陈述也信誓旦旦地宣称"伊拉克正在出产大规模杀伤性兵器"。小布什政府特别是中情局的指控,让美国民众不得不相信,政府出动军队打伊拉克"真的是为了避免美国遭到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兵器突击"。其时美国国务卿手里拿着小瓶子在联合国宣称那是所谓伊拉克出产大规模杀伤性兵器依据的一幕,更是让全世界对美国政府的说谎和诈骗浮光掠影。事实上,侵略伊拉克的美军没有在伊拉克发现任何依据,由于伊拉克底子就没有大规模杀伤性兵器。现在,关于伊拉克是否在伊拉克战役前具有生化兵器的问题早已水落石出,即美国为了对伊拉克动武,伪造了伊拉克具有生化兵器的假情报,借以诈骗民众、诈骗言论、诈骗世界。在此进程中,中情局等情报安排扮演了极不光荣的人物。

    现在,蓬佩奥之流在新冠病毒来历问题上的所作所为,可以说与美国当年栽赃伊拉克具有生化兵器问题上的做法千篇一律。蓬佩奥之流之所以将疫情政治化,不断进行各种甩锅,并热心对新冠病毒来历问题进行各种所谓"世界查询",并不是为了探求本相,由于世卫安排及各国科学家早已提醒了本相,他们的直接意图是搬运美国民众和言论的视野,为本身应对疫情不力寻觅替罪羊。一起,他们这么做,底子意图是着眼于久远对华战略竞赛,借疫情对我国进行各种言论抹黑、交际孤立、战略镇压。

    但是,新冠病毒问题与当年的伊拉克生化兵器问题有很大的不同。其一,美国当年在生化兵器问题上栽赃伊拉克的确一度成功地诈骗了美国民众和言论,为伊拉克战役找到了官样文章的由头。现在,在新冠病毒来历及传达等问题上,世卫安排及各国科学家,乃至是美国的情报界,都早已有结论。不管蓬佩奥之流怎么栽赃栽赃,都无法取信于人,只能让人清楚地认清这些美国政客的骗子实质,可谓掩耳盗铃、自娱自乐。其二,即使蓬佩奥之流尔后伪造出某种假情报,并借机对我国进行抹黑和镇压,也绝不会如愿。其三,假如美国当年没有伪造假情报,没有侵略伊拉克,不只不会危及美国公民的安全,反而可能对美国有利,至少不会让美国深陷战役泥潭。现在,鉴于美国的新冠肺炎疫情态势,当时摆在美国政府和公民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全力防控疫情,而不是甩锅、推责、诬害乃至镇压他人。借疫情惹事、诬害乃至镇压他人不只无助美国的疫情防控,也是极大的不担任,是拿美国公民的生命安全恶作剧。明显,这种做法也定会遭到美国公民的对立和厌弃。

    面临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天灾,各国需求做的是风雨同舟、协作抗疫,而不是对他国栽赃栽赃、抹黑镇压。面临美国的疫情,假如蓬佩奥之流依然顽固不化,依然热心于将疫情政治化,幻想着像当年对待伊拉克相同对我国进行栽赃栽赃、抹黑镇压,那明显是反常愚笨,不只不会如愿,终究反而会自食苦果。 (康毅胜)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36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