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免更新
新华社广州3月27日电(记者壮锦)春天一到,喜欢美食的城里人便会到广东德庆县高良镇品味一年一度的甘旨"高良富笋"。但是,新冠肺炎疫情却要让这些新鲜的竹笋"白白老去"。
眼看着餐厅歇了火,客人进不来,高良镇高良村的欧伟急得在朋友圈里求救,"这几十万斤产品怎样卖?求助!"
欧伟和100多户乡民两年前成立了腾龙果业合作社,专营家园特产,不只马来西亚试管婴儿举办了"富笋美食节",还把"高良富笋"打造成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村里有劳力但无法外出打工的贫困户,都在合作社找到了作业,一天能挣80到100元。
一向关怀富笋工业扶贫的副县长安一宁给欧伟出了个主见,"老的销路断了,不如试试电商带货吧!"
正好,3月8日一场由广东省农业乡村短视频制造推行中心统筹,联合多家媒体推出的名为《微视抗"疫"助农,女县长们来了》的在线节目,邀请了8位女县长推介区域特产,现场直播"带货"。
安一宁在直播间里为家园的农产品代言:"咱们的富笋新鲜清甜、爽口无渣"。她还端出了高良特征菜——鲜炒富笋、富笋爆炒鸭肉。直播渠道实时观看量突破了370万。
女县长直播带货的作用,让欧伟直呼"没想到!一天就有几百单,今全国的单要排队到明日才干发货。"吃过的人不光成了回头客,还推荐给朋友,团购一次买上百箱。
合作社一下人手紧张起来,连60多岁的孤寡老人郭敬余都来到了包装一线,斩齐笋根,装入纸箱。他自己的20多亩山地也产笋,村里的后生们帮他挖出来卖,收入到达6000多元。
为了加速送货,欧伟经常连夜开着自家的小面包车往城里送,"现在每天能够卖六七千斤,卖到一万斤也是有的。本年的笋不愁卖了。"
高良村村主任谢少波说,曾经的笋卖不起价,一两元一斤,现在搞工业化,卖到了10多元一斤,"真是个富民的好工业。"
德庆县坐落粤港澳大湾区的西北部,山多田少,脱贫攻坚使命比较重。2019年,德庆县建立"扶贫车间"项目3700多个,以特征农产品栽培、加工、流转促工业和工作扶贫。
现在,全县16个省定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悉数到达5万元以上,贫困村乡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到达15908元,97.9%的贫困户现已脱贫。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