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9-06 12:00:07
  • 阅读(1179)
  • 评论(2)
  • 中新社上海9月6日电 (记者 李姝徵)我国(上海)自由交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连续推出"重磅"支撑方针。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长、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华总结道:"临港新片区不是自贸区的‘扩展版’而是‘升级版’。"

    在5日下午举行的"上海自贸区新片区与我国对外敞开媒体学术沙龙"上,曾参加上海自贸区"1.0版"试点工作的周振华表明,相较2013年建立的"初版"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在建立布景、定位与要求上有着"三大不同"。

    一是从"赛场改动"到"格式改动"。

    从复关到入世,再到"后WTO"年代,我国一直在追逐国际郑州抵押车贷款经济的脚步。在我国步履不断的一起,国际出资交易的格式也发生了剧变。

    周振华表明,彼时建立上海自贸区是为了应对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同伴协议)和TTIP(跨大西洋交易与出资同伴协议)提出的更高规范要求;眼下,临港新片区的建立则是为了应对国际出资交易格式的大变革。

    应对全球化进程的新方法、全球价值链布局调整,和全球科技革新新的竞赛与协作,是临港新片区的建立布景。

    二是从"跟跑"到"引领"。

    "全球化的进程仍在持续,只不过改动了原有方法。"周振华表明。

    如果说彼时上海自贸区的定位是为了习惯全球化的更高要求,协助我国更好地融入全球化进程。

    周振华以为,此刻,被我国官方定位为"特别经济功用区"的临港新片区,则是为了自动引领全球化的健康发展,显示坚持敞开的明显情绪。

    三是从"变革试验田"到"经济增加点"。

    "不栽‘盆景’,建‘苗圃’",产出"可仿制可推行"的准则立异经历面向全国,是我国官方对上海自贸区的要求。

    周振华指出,对临港新片区的要求则有所不同,施行"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赛力的敞开方针和准则",意图是为了成为新的经济增加点。

    "有些特别方针仅在新片区内,而不能外溢,"周振华以为,这些特别方针是为了将临港新片区的增加潜能充沛开释,构成强有力的国际市场竞赛力。

    周振华说,未来这个区域内是否有大幅的经济增加,是否有强壮的经济发展动力是衡量临港新片区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19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