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9-25 11:29:46
  • 阅读(7030)
  • 评论(10)
  •   【新民晚报·新民网】备受重视的《电子商务法》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从消费者维护视点看,新出台的《电子商务法》在许多方面赋有亮点,中消协结合有关投诉状况和部分事例概括出十个亮点。

    来历:视觉我国

      亮点一:微信、网络直播出售产品、供给效劳归入办理

      问题:

      微商是近年来新式的网络买卖形式,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因为缺少信誉确保地下管线探测体系,进入门槛低,无实体店、无营业执照,呈现消费胶葛后,有些微商直接删去老友或替换账号躲避法令职责,消费者维权困难。此外,虚伪宣扬、许诺不实现等状况也比较突出。有些微商还趁机进行非法传销。

      法条:

      第九条 本法所称电子商务运营者,是指经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从事出售产品或许供给效劳的运营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安排,包含电子商务渠道运营者、渠道内运营者以及经过自建网站、其他网络效劳出售产品或许供给效劳的电子商务运营者。

      解读:

      《电子商务法》经过"其他网络效劳"将这些新形态和触及主体归入其间,清晰运用微信朋友圈、网络直播等方法从事产品、效劳运营活动的也是电子商务运营者,有利于加强对相关范畴的监管,有利于更好处理此类消费胶葛。

      亮点二:阻止虚拟买卖、假造点评,渠道不得删去点评

      事例:

      2018年3月,河北省唐山市消费者杨女士投诉称,其在某渠道购买的护肤化妆品怀疑为假货,与之前所用同款产品距离较大。之前自己曾因特价购买的面膜质量欠安给予差评,但该点评底子看不到。杨女士以为,消费点评是消费体会的重要一步,也是后续顾客购物的重要参阅。故投诉该渠道不管消费者感触删去差评的行为。

      法条:

      第十七条电子商务运营者应当全面、实在、精确、及时地发表产品或许效劳信息,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和挑选权。电子商务运营者不得以虚拟买卖、假造用户点评等方法进行虚伪或许引人误解的商业宣扬,诈骗、误导消费者。

      第三十九条电子商务渠道运营者应当树立健全信誉点评准则,公示信誉点评规矩,为消费者供给对渠道内出售的产品或许供给的效劳进行点评的途径。

      电子商务渠道运营者不得删去消费者对其渠道内出售的产品或许供给的效劳的点评。

      第八十一条电子商务渠道运营者违背本法规矩,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商场监督办理部门责令期限改正,能够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银行利率以下的罚款;情节严峻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未为消费者供给对渠道内出售的产品或许供给的效劳进行点评的途径,或许私行删去消费者的点评的。

      第八十五条电子商务运营者违背本法规矩,出售的产品或许供给的效劳不契合确保人身、产业安全的要求,施行虚伪或许引人误解的商业宣扬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乱用商场分配位置,或许施行侵略知识产权、危害消费者权益等行为的,依照有关法令的规矩处分。

      解读:

      刷销量、刷好评、删差评等"炒信"、"刷单"行为,严峻误导消费者,危害消费者知情权、挑选权。本法一是清晰规矩电子商务运营者信息发表的一般职责,要求全面、实在、精确、及时发表产品或许效劳信息,阻止以虚拟买卖、假造用户点评等方法进行虚伪、引人误解的商业宣扬,诈骗、误导消费者。二是要求电子商务渠道运营者树立健全信誉点评准则,公示信誉点评规矩,不得删去消费者点评信息。三是黑木耳清晰渠道运营者未为消费者供给点评途径或许私行删去消费者点评的,由商场监督办理部门责令期限整改,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峻的,最高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四是清晰电子商务运营者违背本法规矩,施行虚伪或许引人误解的商业宣扬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依照有关法令的规矩处分,如《反不正当竞争法》。

      亮点三:查找成果附非个人特征选项,约束大数据杀熟

      事例:

      一些消费者反映,在线预定酒店、预定车辆时遭受渠道、电商杀熟。一位姓廖的消费者称,自己常常经过某游览效劳网站预定某个特定酒店的房间,常年价格在380元到400元左右。偶尔一次,他经过前台了解到,酒店房间冷季的价格在300元上下,用朋友账号查询后发现,果然是300元;但用自己的账号去查,仍是380元。

      法条:

      第十八条电子商务运营者依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气等特征向其供给产品或许效劳的查找成果的,应当一起向该消费者供给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尊重和对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电子商务运营者向消费者发送广告的,应当恪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有关规矩。

      第七十七条电子商务运营者违背本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规矩供给查找成果,或许违背本法第十九条规矩搭售产品、效劳的,由商场监督办理部门责令期限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能够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峻的,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解读:

      当时,电子商务运营者积累了很多用户个人信息、买卖记载等,并运用大数据对消费者进行个人画像,有意图的供给查找成果,进行精准营销。有些渠道乃至呈现"大数据杀熟"的状况,引发大众不满。为此,《电子商务法》清晰规矩,一是在针对消费者个人特征供给产品、效劳查找成果的一起,要一起供给非针对性选项,经过供给可选信息,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挑选权。二是电子商务运营者发送广告的,还应恪守《广告法》规矩。三是清晰违背本条规矩的,由商场监督办理部门责令期限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能够并处分款。

      亮点四:搭售要明显提示,"默许勾选"被阻止

      事例:

      消费者经过一些网络渠道预定机票时,在不知情的状况下,渠道默许勾选航空稳妥、酒店优惠券等付费项目,有损消费者合法权益。此类运营形式在OTA企业普遍存在。中消协曾就此发动查询,敦促企业整改。2017年10月,消费者韩女士发微博称,作为某效劳渠道资深用户,曾多次发现并手动撤销隐藏在订票信息下的"预选稳妥框",但依旧百密一疏被套路,为此,要求渠道向大众致歉。

      法条:

      第十九条电子商务运营者搭售产品或许效劳,应当以明显方法提请消费者留意,不得将搭售产品或许效劳作为默许赞同的选项。

      第七十七条电子商务运营者违背本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规矩供给查找成果,或许违背本法第十九条规矩搭售产品、效劳的,由商场监督办理部门责令期限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能够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峻的,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解读:

      当时,一些电子商务运营者在出售产品或许供给效劳的进程中,常常采纳运用很小的字号、默许勾选等各种方法,使消费者在不知情、难以发觉的状况下,出让一些权力或许被绑缚搭售。针对这种状况,《电子商务法》规矩,搭售产品或许效劳,应当以明显方法提请消费者留意,且阻止作为默许赞同的选项。一起规矩了违背有关条款的行政职责。经过多视点标准,有力冲击"默许勾选"等霸王行径,实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亮点五:明示押金交还方法、程序,不得设置不合理条件

      事例:

      2017年以来,町町、悟空、酷骑、小鸣、小蓝等同享单车企业,因融资困难、资金链断裂等原因,相继中止运营。因为这些同享单车企业向消费者收取押金后,大多存在违规移用押金行为,形成消费者押金难退。到2017年12月21日,中消协共收到全国酷骑单车消费者要求交还押金、预付费、恳求移送违法头绪的来信2064封,并向有关公安机关提交了《刑事举报书》。为推进处理消费者实践困难,中消协还于2017年12月20日揭露提出"关于对同享单车等电子商务运营者收取押金、预付费的立法规制主张",呼吁正在拟定的《电子商务法》从资质约束、合同规制、履约担保、信息发表、费用交还、镇定期、退市要求、法令职责等方面作出规矩,加强对消费者的维护。

      法条:

      第二十一条电子商务运营者依照约好向消费者收取押金的,应当明示押金交还的方法、程序,不得对押金交还设置不合理条件。消费者请求交还押金,契合押金交还条件的,电子商务运营者应当及时交还。

      第七十八条电子商务运营者违背本法第二十一条规矩,未向消费者明示押金交还的方法、程序,对押金交还设置不合理条件,或许不及时交还押金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期限改正,能够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峻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解读:

      押金的一切权归于消费者,运营者在任何状况下不得移用。新出台的《电子商务法》,一是清晰规矩电子商务运营者收取押金应当明示押金交还的方法、程序,不得设置交还妨碍。二是规矩消费者请求交还押金,契合交还条件的,电子商务运营者应当及时交还。三是关于未按规矩明示押金交还的方法、程序,对押金交还设置不合理条件,或许不及时交还押金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期限改正,并可进行行政处分,情节严峻的,最高可处五十万元以下罚款。由此清晰电子商务运营者的押金交还职责,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亮点六:规制渠道不正当竞争行为,行政处分力度加大

      事例:

      2017年6月18日前后,国内两家闻名电商渠道关于渠道内运营者的抢夺趋于白热化。在6·18电商大战中,某渠道为确保促销中供货商及货品数量,确定了后台商家。另一家渠道则在西北大环线包车本身强势品类服装上推出要求供货商"二选一"的对策,要求商家将其在另一家渠道上的一切产品下架或自己将另一渠道上的产品拍下架,并要求商家上布告、发微博、下会场,否则将采纳办法严惩商家,停掉商家在其渠道上的一切流量等。一些商家迫于压力,挂出布告或许告诉,宣称6月6日的一切订单报废,不再发货。

      法条:

      第三十五条电子商务渠道运营者不得运用效劳协议、买卖规矩以及技能等手法,对渠道内运营者在渠道内的买卖、买卖价格以及与其他运营者的买卖等进行不合理约束或许附加不合理条件,或许向渠道内运营者收取不合理费用。

      第八十二条电子商务渠道运营者违背本法第三十五条规矩,对渠道内运营者在渠道内的买卖、买卖价格或许与其他运营者的买卖等进行不合理约束或许附加不合理条件,或许向渠道内运营者收取不合理费用的,由商场监督办理部门责令期限改正,能够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峻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解读:

      《消法》第九条规矩,消费者享有自主挑选产品或许效劳的权力。实践中,渠道"二选一"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削减了可供消费者挑选的渠道内运营者、产品或许效劳种类、数量,使消费者进行比较、辨别和挑选的自主挑选权遭到危害。《电子商务法》清晰规矩,一是渠道运营者不得运用效劳协议、买卖规矩、技能等,对渠道内运营者的买卖行为、买卖价格、与其他运营者的买卖等施行不合理约束、附加不合理条件,或许收取不合理费用,二是规矩渠道运营者违背有关规矩的行政处分,除由商场监督办理部门责令期限改正,处以罚款外,情节严峻的,最高可处二百万元以下罚款。上述规矩有助于处理渠道欺负电商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助于促进商场公平竞争,有助于确保消费者具有更多的消费挑选。

      亮点七:渠道运营者自营应明显符号,依法担责

      事例:

      2016年5月,范先生在某网购渠道购买四款标称"自营"的品牌手表。收货后发现,产品说明书载明的手表原料与宣扬不符。检测成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在诉讼维权进程中,该网络渠道辩称"自营"不是渠道运营者自营,是渠道所属集团部属公司运营,渠道运营者非适格被告,要求驳回消费者申述。

      法条:

      第三十七条电子商务渠道运营者在其渠道上展开自营事务的,应当以明显方法区别符号自营事务和渠道内运营者展开的事务,不得误导消费者。

      电子商务渠道运营者对其符号为自营的事务依法承当产品出售者或许效劳供给者的民事职责。

      第八十一条电子商务渠道运营者违背本法规矩,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商场监督办理部门责令期限改正,能够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峻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未以明显方法区别符号自营事务和渠道内运营者展开的事务的;

      解读:

      一些网购渠道在网页宣扬上混杂自营事务与非自营事务,在消费者维权时又以渠道运营者对错自营主体作为抗辩理由,回绝承当职责。《电子商务法》针对这种状况做出清晰规矩,一是要求渠道运营者展开自营事务的,要以明显方法区别符号,不得误导消费者,以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和挑选权;二是规矩渠道运营者对符号为自营的事务依法承当出售者或许效劳者的民事职责,避免渠道运营者从事自营事务盈利,发作问题时却推诿塞责,躲避监管。三是清晰违背第三十七条规矩的罚则,确保法令规矩有用落地。

      亮点八:渠道运营者未尽本身应尽职责,应依法承当职责

      事例:

      2018年5月5日深夜,某航空公司空姐李女士乘坐某网约车渠道顺风车后失联,后被发现为司机强奸杀戮,因该渠道存在对司机审阅及人车共同问题办理不善、对顺风车夜间运营未尽相应留意职责、对消费者投诉处理办理不到位等问题,引发社会广泛重视。

      法条:

      第三十八条电子商务渠道运营者知道或许应当知道渠道内运营者出售的产品或许供给的效劳不契合确保人身、产业安全的要求,或许有其他危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纳必要办法的,依法与该渠道内运营者承当连带职责。

      对联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产品或许效劳,电子商务渠道运营者对渠道内运营者的资质资历未尽到审阅职责,或许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确保职责,形成消费者危害的,依法承当相应的职责。

      第八十三条电子商务渠道运营者违背本法第三十八条规矩,对渠道内运营者危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纳必要办法,或许对渠道内运营者未尽到资质资历审阅职责,或许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确保职责的,由商场监督办理部门责令期限改正,能够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峻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解读:

      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矩了渠道运营者对渠道内运营者危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阻止职责。与《消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比较,一是将渠道运营者"明知或许应知"的景象修改为"知道或许应当知道",有利于减轻消费者的举证职责。二是对渠道内运营者运用其渠道危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景象进行了细化,清晰提出"出售的产品或许供给的效劳不契合确保人身、产业安全的要求,或许有其他危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增强了法令的指引效果。第三十八条第二款在《消法》没有规矩的渠道运营者未尽到本身应尽的职责,如对渠道内运营者的资质资历审阅职责、对消费者的安全确保职责,形成消费者危害的法令职责方面,作出了"依法承当相应的职责"的规矩。

      亮点九:付款成功,电子商务运营者不得随意毁约

      问题:

      实践中,一些电商贱价促销,在消费者付款成功后又随意撤销订单的状况层出不穷。2017年,北京市消协展开查询共搜集到电商"砍单"事例148件。其间,有超越一半的"砍单"事例发作在渠道内商家,其次是电商渠道自营和厂家官网。"砍单"的理由主要有产品缺货、操作失误、体系犯错、产品质量、订单反常等。查询针对8个大型电商渠道的网站页面、注册用户和购买下单进程进行体会,其间有6个网站运用格局条款规矩,消费者成功下单并付款后,并不代表两边已树立合同联系,只要商家承认发货后,才算合同建立。有的网站乃至规矩,在任何状况下,因为产品缺货对消费者带来任何丢掉不负任何职责。

      法条:

      第四十九条电子商务运营者发布的产品或许效劳信息契合要约条件的,用户挑选该产品或许效劳并提交订单成功,合同建立。当事人还有约好的,从其约好。

      电子商务运营者不得以格局条款等方法约好消费者付出价款后合同不建立;格局条款等含有该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解读:

      针对消费者遇到的电商随意砍单问题,《电子商务法》清晰规矩,一是电子商务运营者发布信息契合要约条件的,用户挑选产品或许效劳并提交订单成功,合同建立。二是渠道运营者、渠道内电商不得以格局条款等方法,为自己的毁约行为制作托言。三是格局条款等含有消费者付出价款后合同不建立的,其内容无效。立法清晰做出相关规矩,有利于催促运营者诚笃守信,实在履行合同职责,削减消费者的维权困扰。

      亮点十:强化运营者举证职责,确保消费者依法维权

      事例:

      莫先生发现某网上购物渠道有抢拍iphone促销活动,此刻活动规矩并未约束购买数量,所以经过活动拍下iphone8 手机2台。可是之后渠道只为第一个订单发了货。莫先生问询原因,渠道回复称活动现已修改为每个客户只能拍一台,多拍无效,而且实践以修改正的活动规矩为准,回绝给第二个订单发货。莫先生以为网上订单与合同应有平等法令效力,渠道应依照原规矩、原订单发货。

      法条:

      第六十二条在电子商务争议处理中,电子商务运营者应当供给原始合同和买卖记载。因电子商务运营者丢掉、假造、篡改、毁掉、藏匿或许回绝供给前述材料,致使人民法院、裁定组织或许有关机关无法查明现实的,电子商务运营者应当承当相应的法令职责。

      解读:

      在消费维权进程中,消费者常常遇到举证难的状况。特别是在电子商务买卖中,有关合同、买卖记载等依据大多为电子商务运营者具有。发作消费胶葛时,消费者如事前未做依据留存,往往处于十分弱势的位置。一些电子商务运营者乃至假造、篡改、毁掉、藏匿相关依据,使消费者维权愈加困难。本条规矩对渠道运营者、渠道内运营者都提出了供给相关依据的职责,如原始合同、买卖记载等,并规矩丢掉、假造、篡改、毁掉、藏匿或许回绝供给前述材料,由电子商务运营者承当晦气法令结果。这一规矩有助于改动消费者的弱势位置,便于有关司法机关等查明现实,强化对消费者的维护。(新民晚报见习记者 潘子璇)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2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