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8-11 12:32:08
  • 阅读(8332)
  • 评论(5)
  •   中新经纬客户端印刷厂8月11日电(薛宇飞)从“双独二孩”“独自二孩”到“全面二孩”,经过十几年按部就班的调整,生育孩子的权力正逐步回归家庭。

      面临继续低迷的人口出世率,辽宁、湖北、新疆等地出台了愈加活跃的生育方针,延伸产假时刻、进步生育补助等“真金白银”的方针相继施行。陕西省则清晰表明,要当令全面铺开计划生育。一起,约束生育三孩及以上的方针尽管存在,但一些当地在履行过程中已逐步铺开,生育三孩无需交纳社会抚育费,一些补助或免费效劳项目,也适用于三孩家庭。

      多地延伸产假、发放生育补助

    ▲人民币 中新经纬黄昂瑾摄

      从“双独二孩”“独自二孩”到“全面二孩”,经过十几年按部就班的调整,生育孩子的权力正逐步回归家庭。但“全面二孩”方针施行两年多来,人口出世率、自然增长率虽有上升,但并起到没有非常显着的提振作用。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现,在“全面二孩”方针施行的第一年,即2016年,全国出世人口1786万人,出世率为12.95‰,自然增长率为5.86‰。但到了2017年,全年出世人口1723万人,出世率为12.43‰,自然增长率为5.32‰,三项目标均较2016年有所下滑。

      人口专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对中新经纬客户端表明,有生育希望的家庭,会在全面铺开二孩方针的第一年就进行生育,跟着生育希望下滑,出世率也会有所下降。

      为应对这一状况,各地的生育方针日趋活跃。辽宁省清晰提出,树立完善包含生育支撑、幼儿哺育等全面两孩配套方针。完善生育家庭税收、教育、社会保障、住宅等方针,探究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奖赏方针,减轻生养子女担负;完善计划生育奖赏假准则和爱人陪产假准则。

      湖北咸宁市近来发布的《关于加速施行全面两孩配套方针的定见》,从医疗、教育、社保、延伸产假、供给生育补助、母婴设备建造等多方面下手,完善相关方针。

      咸宁市提出,鼓舞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将方针内二孩及以上产妇产假延伸至6个月、爱人护理假延伸至1个月;契合生育方针的参保城乡居民住院临产,发作的契合规则的医疗费用归入医保报销规模,年最高付出限额900元;方针内出世的第二个及以上孩子,在辖区内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就读的,能够减免必定金额的保教费。

      据新京报2017年7月底报导,“全面二孩”方针施行后,全国31个省、区、市均延伸了产假,将产假的核算方法调整为“国家规则假日98天+生育奖赏假”。各省份的生育奖赏假为30天至3个月不等,各地女职工可享受的产假为128天至190天不等。

      有当地计生方针履行力度宽松

      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则,不契合相关规则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依法交纳社会抚育费。因而,各省份也都会依据地点地年人均收入数倍不等征缴这笔费用。但跟着生育方针逐步放宽,一些当地现已默许了超生现象的存在。

      由于前两胎都是女孩,河南北部某农业大县的刘先生与妻子决议再要一个,他们在2017年如愿迎来了儿子的出世。孩子出世前,刘先生还在忧虑是否需求交纳社会抚育费。

      依照2016年5月底新修订的《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令》,违背法令、法规规则生育第三个及以上子女的,应当征收社会抚育费。每多生育一个子女,别离按发现违法行为时男方和女方户籍地点地县(市、区)上一年度乡镇或许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倍征收社会抚育费。以此核算,刘先生需求交纳约32000元的社会抚育费。

    ▲材料图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但直到现在,也没有任何政府部分催缴过这笔罚款。刘先生称,之前违背计生法令超生,假如不交纳社会抚育费,孩子的户口会很难处理,不过现在,简直不会遇到任何阻遏。不仅如此,孩子出世前的产检、住院费等,仍旧能享受到必定的补助。

      刘先生说:“在咱们周围的几个村,一个家庭生3个或许4个孩子的状况也不少,简直没听说还要交罚款的。”

      这种状况,在其他当地也存在。江西赣州市的一位乡镇干部对中新经纬表明,现在超生现已不再罚款,也没有其他约束,计生部分没有了之前的强势,开端鼓舞生育了。

      生育率水平较低的黑龙江省更为活跃。2016年4月修订的《黑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令》中规则,夫妻两边均为边境地区居民的,能够在依法生育两个子女基础上,再生育一胎子女。

      但各地对征缴社会抚育费的力度也不相同。据媒体近来报导,因拒缴社会抚育费,湖南岳阳汨罗市15个镇的221名违法生育目标被法院归入失期被履行人名单。

      进步生育率需打组合拳

      面临较为严峻的人口压力,进步生育率水平,现已成为我国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重要手法。人民日报海外版近来也刊文表明:“我国的人口盈利根本现已用完,老龄化加重,用工本钱上升,社会保障压力大……要处理这些问题,不能仅仅靠家庭自觉,还应该拟定更为完好的体系机制。说白了,生娃不只是家庭自己的事,也是国家大事。”

      陆杰华称,鼓舞生育要从多方面下手,添加产假、完善家庭税收、进步公共效劳等方针需求全面合作,“比如在税收方面,要完善家庭税收,对有子女或许多个子女家庭施行必定的减免。”

      携程联合创始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梁建章也发文表明,人们不愿意多生孩子,首要原因是现代社会抚育孩子的本钱过高,国家需求出台实实在在的方针减轻育龄夫妇哺育孩子的担负。详细来说,对高收入家庭经过孩子人头抵税的方法减免个人所得税,对收入较低的家庭直接发放现金补助。依据他们剖析,大部分低生育率国家将GDP的2%到5%用于鼓舞生育。照此规范,我国至少要花2万亿来鼓舞生育。详细方法能够是税收减免和现金补助。

      但我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开展研究中心主任翟振武则对中新经纬表明,很多发现金鼓舞生育没有必要,也没有到这个境地。现阶段能做的是发明更好的生育条件,让想生的家庭都能生。

      近些年,呼吁全面铺开生育方针的声响不绝于耳,有学者以为北京印刷,应该赶快铺开生育方针,才干进一步进步我国的生育水平。近来,陕西省统计局发布的《陕西省2017年人口开展陈述》也主张,当令全面铺开计划生育,出台鼓舞生育办法,经过对生育进行补助奖赏等方法进步生育志愿。

      翟振武表明,假如我国的生育率继续走低,全面铺开生育约束的方针很有可能出台。

      但另一方面,出台鼓舞生育方针能否见效,也存在一些争议。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也都出台了鼓舞生育的方针,但施行多年,作用并不显着。陆杰华称,上述国家的方针作用的确不大,但假如不鼓舞生育,生育率可能更低。(中新经纬APP)

      重视中新经纬微信大众号(微信查找“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法运用。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8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