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8-08 15:32:07
  • 阅读(4134)
  • 评论(2)
  •   晚年月饼团购人已成为游览商场上的“生力军”,但出游者却常常遭受消费圈套、安全隐患等困扰

      如何为“银发游”系好安全带?

      跟着晚年人口的添加,近几年“银发游”渐成时髦,但不少晚年人报团出游时屡次遭受商场乱象,游览社加收“年纪附加费”、贱价游招引参团却遭逼迫购物、游览产品与宣扬不符、安全得不到保证等。

      本年距国家正式施行的《游览社晚年游览效劳标准》已将近两年,晚年游览商场乱象虽有所改观,却仍然鱼龙混杂,缺少监管。对此,不少消费者、业界专家呼吁,要进一步从监管的视点系好白叟出游的“安全带”。

      “银发游”成时髦

      本年2月,全国老龄办在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新闻发布会上揭露表明,到2017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晚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17.3%,估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晚年人口数将到达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一般以为,60岁及以上晚年人口占人口总数到达10%,即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

      “年轻时没时刻,也没有条件出去游览,现在退休了,就想趁身体还不错多到外面逛逛。”本年6月份从一家机械制造企业退休的华先生在一个月前就开端规划游览线路了,“我和爱人现已成婚快40年了,和她一起出去游览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数过来。” 华先生说,往后只需身体条件答应,他们每年都会去几个当地,多看看祖国的山山水水。

      家住大渡口区的余女士退休之前曾在重庆的一家国有企业上班,平常喜欢跳广场舞,有一大帮好姐妹。退休之后,她们一大帮人每年春秋季都会去几个比较小众的当地待上一段时刻,一起,每次游览回来她们还会到游览社拿着宣扬单研讨下次的线路。余女士说,这些天她和一帮姐妹们正筹划到东北去避消暑。

      《工人日报》记者查询发现,近年来比如“银发游”“爸妈之旅”“夕阳红专列”等晚年游览团越来越多。揭露材料显现,2017年,国内游览人数达50亿人次,其间,有近四成是晚年人。重庆一家游览社的负责人泄漏,经他们初略测算,在城市晚年人集体中有近20%是“游览控”。

      “晚年人有了时刻和物质基础,‘走出去’就成了他们的消费‘时髦’。”有业界专家剖析称,跟着社会全体经济收入的增加,晚年人退休后的物质生活得到了保证,走出家门“看国际”便成为一种需求;一起,晚年人的时刻相对自在,消费观念也起了改动,游览便成了一项合理的消费手法,“还有不少子女以为白叟辛苦了一辈子,应该乐享晚年,就赞助白叟游览以表孝心”,“银发游”天然火爆。

      晚年游览商场乱象丛生

      记者造访发现,“银发游”在国内越来越热,贱价、多景点是招引晚年人参与游览团的一大卖点。

      据重庆一家游览社的负责人介绍,像黄鹤楼、庐山、武夷山、厦门鼓浪屿、永定土楼这样的线路专列10日游只需不到3000元。“贱价团确实价格便宜,可是一些道路需求游客们许诺消费,咱们游览社会给消费者明说,但其他许多游览社都不会讲出来,被问及时会找托言搪塞曩昔。”

      “我妈妈上一年报了一个海南‘四日游广点通开户’的游览团,加上住宿、机票总共才1000元,成果回来细心一算买了搜劵吧将近一万元的东西。”九龙坡区的陈女士通知记者,她母亲上一年单独报了一个贱价团出游,成果下飞机后,各种交钱送什么礼物好,各种强制购物。“正本我妈妈每次外出都很节省,但这次由于‘特产’太多,还别的又买了一个箱子,怕咱们忧虑,还称是自愿的。”

      陈女士还说,晚年人除了遭受消费圈套,最主要的是还存在安全隐患。她称,一般晚年游览团大多在30人左右,随团医师只在少数的游览团中呈现,更多的只能依托领队来照料晚年人的健康和安全。如此一来,在晚年团中常常会有游客俄然身体不适,半途就要到医院就诊,危险很大。一起,游览社为操控本钱也只投保游览责任险,白叟得自愿去别的购买人身意外损伤险。这样的做法明显没有考虑到晚年人身体的特殊性。

      此外,还有不少消费者表明,晚年人报游览团的时分,还因年纪的问题被要求多交“游览附加费”。记者造访发现,这笔费用也成了各大游览社“不成文的规则”。“年纪附加费不管多少,游览局都不答应收取,有的游览社就选用区别年纪,施行梯级价格的方法‘打擦边球’。”重庆一位资深的游览从业者向记者泄漏,游览社针对白叟额定收取附加费,并不是由于危险问题,而是游览目的地的地接游览社要求收取的,重庆的游览社大都仅仅“代收”。

      业界专家坦言,“从强买强卖到收取‘年纪附加费’,从‘零负团费天长市康美达新型绝热材料有限公司’、‘购物圈套’一直到揭露打骂游客,游览业的乱象屡禁不止,国家虽专门出台了相应的标准法令,但要铲除弊端还负重致远。”

      要为晚年人出游供给多方保证

      事实上,关于晚年游览商场呈现的乱象,国家相关部分早有重视,并于2016年9月1日正式施行《游览社晚年游览效劳标准》,以期借此逐渐为晚年人出游系好“安全带”。现在,距该标准施行已将近两年,记者造访发现,反常火爆的“银发游”商场却仍然鱼龙混杂,缺少监管。

      据了解,现在各游览社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关于标准的履行力度亟待加强,除了一些大游览社之外,部分游览社的“晚年团”产品并没有针对晚年游客有改进性的晋级效劳。在路上旅业集团总裁钟晖曾表明,标准作为辅导定见,在起草设立时也征集了一些企业的主张,但它究竟不是一个强制性的法规,所以各企业在履行力度上会良莠不齐。

      对此,法令界人士表明,关于标准晚年游览商场,国家应该出台强制性的法令条文,各个当地根据相关国家规则,拟定切合本地游览商场实际情况的法令细则,一起将游览监管揭露透明化,对一些违规者加大处分力度。

      “国家层面当然要有相关的标准出台,但游览企业也应该出台一系列新的标准与特征效劳。”从事游览近二十余年的张靖以为,现在商场上很少有为晚年人“量身定制”游览产品,因而一些精品游览道路,往往是白叟和年轻人一起出游。

      他还剖析道,晚年人归于“价格敏感性”用户,这也是一些贱价团瞄准白叟的原因之一,要改进这种局势,首要晚年人要逐渐改动观念,游览是享用,花钱买效劳,而且自觉抵抗零负团费;其次监管部分要对游览商场加强标准与监督,加大对违规游览团处分力度;再者国家层面应将晚年游览参加稳妥系统、救援系统和公共效劳系统进行支撑。

      还有业界人士主张,开展晚年游览商场,要应以人为本,保证晚年游客权益;改变游览社的运营形式,调集游览部分和职业包含晚年人的积极性,做大商场蛋糕;相关部分加强监管,标准运作,提高游览效劳质量,让晚年游览商场走上老练安稳健康之路。

      黄仕强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27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