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周尧和作业照 来历:上海交通大学(下同)
2018年7月30日5时28分,我国科学院院士周尧和在上海华东医院不幸逝世,享年92岁。
半个多世纪以来,周尧和致力于我国冶金、铸造作业的科学展开和人才培育,作为我国冶金铸造范畴德高望重的科学我们、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名师,周尧和在科学研讨、教育办理、教书育人方面的出色奉献优惠券让晚辈学人深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留学苏联
1950年,周尧和从清华大学机械系结业,3年后被公派到苏联莫斯科钢铁学院冶金系进修。留苏期间,他创造的铸型外表高温强度测验办法和设备获苏联创造创造专利,关于造型资料让步性的博士学位论文因见地独特,被收入前苏联的高等院校教材中。1957年获得苏联技能科学副博士学位,圆满结束了自己的留学生计。
学成归国后,周尧和被分配到西北工业大学,领导组成铸造专业。他和搭档们自食其力,通过5年尽力,在西北工业大学建起了其时国内最为先进的铸造试验室,西北工业大学铸造专业也因而跻身国内领先水平。
尔后一个时期,他环绕液态金属中止活动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出了充型才干的计算办法,运用绝热涂料处理了航空大型薄壁铸件的欠铸问题,研讨效果被收入我国高校铸造专业的教科书。
1970年代,周尧和提出用效能系数预算保温冒口效益的新办法,并研制出新式保温资料,使铸钢件实收率进步20%,冒口耗用金属削减40%,在全国推行后,发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1979年9、10月间,第46届世界铸造会议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这是康复我国在世界铸造学会座位后的第一次世界铸造会议,周尧和作为我国代表团成员之一被特意安排在10月1日那天进行第一个大会学术报告。
当他将我国官方论文"保温冒口研讨"宣读结束时,全场掌声雷动,世界同行无不为讲演者精深的讲演技艺和高水平的研讨作业所信服,所宣读的论文也被评为大会优异论文之一。从此,周尧和为世界铸造界同行刮目相看。
周尧和又别离于1983年(开罗)和1985年(墨尔本)参加了世界铸造会议,效果也获得了1986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8年,周尧和被推选为全国铸造学会理事长,同年在莫斯科举办的世界铸造会议上,被选为世界铸造学会的履行委员,开端正式介入了世界铸造界领导层的活动和作业。从1989年到1992年,周尧和出任每次世界铸造会议我国代表团团长。1992年,任世界铸造学会副主席,1993年,升任主席,为争夺1995年第61届世界铸造会议在我国举办做了许多的作业。1995年,第61届世界铸造会议初次在我国举办,以周尧和为代表,我国铸造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了世界舞台。
三次"创业"
1980年代,周尧和掌管了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大型铸件凝结安排操控",选用计算机模仿和物理模仿相结合的办法,在优化浇注体系和外冷铁规划方面获得重要展开,其微观偏析构成机理与操控研讨被鉴定委员会认定为世界先进水平,由此成功处理了葛洲坝大型水轮机叶片铸造成形及30万千瓦发电机组高压外缸铸件的凝结质量问题,克服了因补焊而发生的叶片气蚀现象,叶片寿数进步20%。效果获得了1986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图说:周尧和(左三)参加团队评论
1987年,因应铸件轻量化展开需求,周尧和掌管创造晰"调压成型精铸法",完成了轻合金薄壁异型构件的高精度成型,该技能在精密机械、航空航天、电子和通讯范畴显示出不行代替的优势,在法国世界展览会上赢得赞誉的一起,获得了1990年国家创造三等奖。
这一时期,因为认识到金属凝结理论是铸造范畴进一步展开的要害,周尧和活跃倡议在国内展开金属凝结理论的研讨,开端了个人历史上的第2次创业。
在借来的房子中,他带领课题组的教师和研讨生加班加点。跟着通明模型合金凝结与晶体生长实时观测试验室、快速凝结试验室、定向凝结试验室、计算机模仿试验室等试验基地的连续建成,一批批效果也相继问世了,大型铸件凝结操控、强制性凝结安排构成原理、大型铸件凝结进程微观偏析构成、大体积液态金属深过冷与快速凝结、凝结前沿动力学与形状挑选等,每一项效果的宣布,无不吸引着世界学术界的重视。
1988年,在原西北工业大学铸造试验室的基础上,"凝结技能国家重点试验室"获准建造,周尧和的凝结理论研讨团队在世界上也名声鹤起,国外学者纷沓而至,期望展开协作研讨。周尧和也因其对我国科学与技能进步所作的巨大奉献,于1991年被选为全国铸造专业的第一个我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同期获得了5项省部级科学技能奖。
仍是在任世界铸造学会副主席期间,周尧和担任掌管主题为"铸造和环保"的技能论坛。他发现,世界上许多矿藏资源正在趋近干涸,假如不开源节流、有效地循环运用,一些矿藏将在几十年中被人类竭尽。
为此,周尧和1996年应聘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建立了生态资料学队伍,开端了自己的第三次创业。他一方面开发先进的金属资料收回技能,以进步循环运用率;另一方面研讨进步金属资料功能办法,以节约资料的运用。
通过十余年时刻的奋斗,他领导的队伍在金属熔体纯净化和高功能资料组成方面获得了数十项国家创造专利,并开端向社会供给成套的出产设备和技能。与此一起,相关基础研讨也获得了很大的展开,在快速凝结理论、块体金属玻璃的成分规划理论、块体金属玻璃的塑性变形、电磁场效果下金属熔体中夹杂物的运动规则等方面发生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效果,获省部级科学技能一等奖4项。
教书育人
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的数十年里,周尧和一直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首要任务。
不管作业和日子中遇到任何困难和问题,课堂上的他总是精神饱满,侃侃而谈。周尧和在文革前即已是教育榜样,所教《铸造原理》课被树立为国防科工委高等院校的样板示范课。其浅显易懂的叙述,精确明晰的概念,丝丝入扣的推理,整齐漂亮的板书,发人深思的问题,以及从无赘言和从不犯错的精确,构成一个感染力极强的科学体系。
图说:周尧和(右一)辅导学生
1981年康复研讨生教育制度后,很多学子景仰来到周尧和的门下肄业,培育研讨生成了他另一重要任务。依据自己多年的教育领会,周尧和总结出了一套"从严、重导、求新"的教育办法,1989年获得了国家级优异教育效果奖。
"从严",就是要求干事一丝不苟,学术上要有"一流水平"。他的学生从来没有见过周尧和发脾气,他也很少责怪人。但在他面前,学生们总是有种敬畏感,乃至有些战战兢兢,生怕自己做得不行。这种严,不只体现在研讨方案的拟定、施行和数据效果的剖析上,乃至对论文中的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求弄得很精确。他的学生常讲,周尧和修改正的文章,可以说是多一个字少一个字都变得不完美。
"重导",就是要肄业生要有领悟。他对学生信赖并"甩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用领悟去领会,而不是越俎代庖地通知你怎么做。周尧和以为,只要逼着学生去动脑经、想办法,学生的才干才干得到培育,潜能才干得到发挥。
"求新",就是要肄业生做研讨起点必定要高,必定要搞新的东西,必定要做世界科学前沿的。周尧和对学生的点评,不是简略看你写了多少篇文章,更重要的是要求能说清楚学术上有哪一点的奉献是你的。
进入1990年代后,怎么进步博士生的培育质量,就成为了重要的课题。总结曩昔几年培育研讨生的经历,学习发达国家培育博士生的办法,周尧和以为,培育博士生,首先要激起学生的立异认识,学位论文标题要有挑战性,乃至带有比较大的危险,不只试验方案要学生自己规划,乃至连试验设备都要自己建立,唯有这样,才可能引领世界。再就是要放眼世界,把握范畴内各个团队的研讨展开,同行间常常沟通的一起,运用好国内外的研讨条件。
周尧和从不容易否定学生的主意,即便是"奇谈怪论",也主要是提出学生逻辑上存在的问题。博士生课程教育,他也一改传统讲课形式,给学生一个纲要,让学生自己去学,导师不定时查看,课程小组定时听学生报告。这套"安身国内培育高水平博士研讨生的途径",获得了1993年国家级优异教育效果二等奖。
到上海交通大学作业后,博士生开端主要由改革开放后出世的人构成,他们在着重完成个人价值的一起,团体观念有所淡漠,周尧和又不失时机地以生态资料学的英文单词Ecologicalmaterialogy最初三个字母"ECO"作为课题组师生的座右铭:"Excellent、Cooperative、Original",即"出色、协作、原创",要求要有超卓的效果、协作的气氛和立异的思想。
周尧和对课题组成员和博士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有志气,教师要有志气成为组内最优异的成员,学生要有志气成为课题组内最优异的研讨生。但这还不行,学生要有志气赶超自己的教师,超越世界上的名家,没有这种成为出色人才的志气,就不行能有大的作为;二是要讲联合,竞赛认识是要有的,但不是组内的尔虞我诈,而是和国内外同类研讨小组的比赛。要想在这种比赛中制胜,课题组有必要是真城协作的团体;三是肯奋斗,不能只要愿望而不付诸行为,要赶超他人,就要走他人没有走过的路,这就要立异,要比他人支付更多的劳作。后来,面临日益加剧的世界竞赛环境,他又进一步提出,课题组的教师和同学要"心胸祖国,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做一个对国家、对公民有用的人。
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的数十年里,周尧和先后培育博士50余名,硕士30余名。其间,1人中选我国科学院院士,7人获国家长江学者奖赏方案特聘教授,8人获得国家出色青年科学基金,30余人在国内外大学和科研机构任教授。
周尧和终身获奖很多:1991年,获我国机械工程学会颁布的最高荣誉奖——"科技成果奖",成为该会建立55年来有重大奉献的10名科学家之一;1991年,获得新我国建立以来初次颁布的航空工业个人最高荣誉奖——"航空金奖",成为获此荣誉的10名专家之一;1997年,中选亚太地区资料科学院院士;2011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出色校友出色成果奖";2012年,获首届"我国铸造终身成果奖"。
图说:上海交大陶铝新资料科研团队合影
获得"航空金奖"不久的1992年12月21日,周尧和收到了来自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的贺信,信中表明"得知您荣获我国航空工业颁布的最高荣誉奖赏——航空金奖,这相当于我国航空工业的‘诺贝尔奖’。我作为我国第一个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对您表明最火热的恭喜和最崇高的敬意。我国正在改革开放的大道上成功行进。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下一世纪初,华人科学家必将领导人类科学新潮流。祝福您在航空工业展开上做出新的奉献,祝福您在新的科研范畴里获得新的成果。"
原标题:世界铸造舞台的"我国代表"周尧和院士逝世,享年92岁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