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2-21 11:12:35
  • 阅读(4312)
  • 评论(2)
  •   我国第41次南极调查MD5解密正在进行,昨日,我国在南极树立的第一个科学调查站——长城站迎来建站40周年。长城站举行了庆祝活动,并重办学术研讨会,来自不同国家的科考队员和专家学者一起参与。

      40年前,咱们为什么必定要在南极树立长城站?建站过程中,又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

      在20世纪80年代初,南极成为全球科学调查的热门,有18个国家在南极洲树立了40多个终年科学调查基地,我国还没有南极科考站。

      为了添补这一空白,1984年6月25日,国务院正式同意在南极建造我国第一个科学调查站——长城站。

      同年11月20日,一支由科学家、修建工人等591人组成的南极科考队,乘坐“向阳红10”号船和“J121”号船,从上海起程,踏上了前往南极的征途。

      通过40天的海上流浪,科考队于1984年12月30日成功登上乔治王岛。队员们不分昼夜,克服了暴风雪、永久冻土层等重重困难,仅用27天便完成了建站任务。

      1985年2月20日,长城站正式完工,五星红旗在南极上空飘荡。这一豪举不只发明了各国在南极建站的最快速度,也标志着我国在南极有了第一个立锥之地。

      现在,长城站通过屡次扩建,占地面积到达2.52平方公里。站内现有各种修建25座,包含科研栋、日子栋、气候栋等,夏日可包容60人,冬天可供20人越冬。长城站已成为我国南极科学调查的重要基地,也是全球极地科学研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只为我国科学家供给了长时间安稳的观测渠道,也为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演化等研讨供给了重要数据。未来,长城站将持续肩负起科学研讨与国际合作的任务,为全球极地工作的开展增加新的动力。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

    7  收藏